澳门人·巴黎人(1797-BNR认证)线路检测-Best Platform

当前位置:
王玉茹:从历史中汲取经济学创新养分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06-23

一、从历史中汲取养分

经济史学有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中国经济学要构建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必须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南开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王玉茹表示,经济史是一门兼具经济学与历史学特色的学科,是理论经济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她看来,经济学理论是对经济运行、经济实践活动的经验提炼、升华和抽象概括,经济发展的历史则是经济学理论产生的一个重要基础和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史的实证研究,又是检验经济学理论的适用性、实现理论突破和创新的源泉。经济史研究的初级目标是要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和研究我们还不认识或认识不清楚的经济实践,而其高级或者说终极目标应该是通过经济史实证研究检验经济学理论的适用性,进而实现经济学理论的突破和创新。


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经济理论、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之间的良性互动。当前,中国经济史研究已取得长足进步,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在其中的运用已经比较普遍。在王玉茹看来,近年来随着数理分析在理论经济学研究中被广泛推崇,计量模型的使用几乎成为评判经济学论著水平的唯一标准,经济史中的计量研究也方兴未艾。

计量分析作为研究方法之一,对于活跃经济史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过于追求模型和数据,往往会背离研究主旨。王玉茹认为,计量研究唯此为大的倾向,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影响不可小觑。仅就其研究范式来看,主要研究成果大多仅停留在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层面,过于强调经济理论的普适性,而很少关注中国经济历史进程的特殊性,颇有削足适履之感。换言之,我们的经济史研究还处于研究目标的初级阶段,与终极目标相去甚远。因此,构建中国经济史话语体系,应以推动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发展为目标。


三、以创新为目标

“要以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创新为目标,构建中国经济史学科话语体系。”王玉茹认为,要厘清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探寻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史,要搞清楚中国经济发展史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及其成因,改变单纯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寻找中国经济发展“药方”的倾向。要静下心来做好资料搜集和鉴别整理工作,使中国经济史研究建立在可靠的资料基础上。建立中国经济史学话语权,离不开扎实的资料搜集、鉴别和梳理,离不开丰富多样的案例研究。要尊重研究对象的客观多样性,提倡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多元性、适用性、科学性。促进中国经济史研究,推动中国经济史话语体系构建,尤其需要多学科理论交叉使用。

来源公众号:中国社会科学网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