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人·巴黎人(1797-BNR认证)线路检测-Best Platform

当前位置:
何自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02-0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转变的重要历史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全会规划了未来十五年发展远景目标,提出了“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具体任务,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科学判断国际格局特点和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方位。全会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这个判断是客观冷静、实事求是的。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主要特点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各国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争十分激烈;经济全球化处在十字路口,新旧动能转换势在必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迫在眉睫;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影响,各国人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基于上述科学判断和深刻把握,全会提出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继往开来,勾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步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的基础上,规划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核心目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如果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贫困的困扰,那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意味着离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又近了一步,中国人民将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这将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飞跃,也是中华民族为人类做出的新的伟大贡献。

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发展方针,构建新发展格局。全会从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的实际出发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发生重大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实现重大创新。新发展格局的实质是立足高质量国内循环,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世界发展历史表明,依靠外部资源和市场可以满足一时的发展需要,不可能支撑长期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必须牢牢坚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原则,过去如此,现在更是如此。畅通国内大循环绝不是要与国际大循环相脱节,而是要与国际大循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国际大循环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客观必然性,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背离经济全球化潮流和脱离国际大循环而实现发展,我们强调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为了打造完整统一的高水平国内循环体系,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大循环,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做贡献,实现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和二〇三五年发展远景目标,全会提出了具体的实现途径和举措: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这些实现途径和举措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众所周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但是,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基础能力还不够强大,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体系转型升级任重道远。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发展动力原则,走创新强国、科技强国、产业强国之路,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为此,要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为以托,打造数字化智能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和效率,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防止经济虚拟化。要着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标杆,全面提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节能环保等水平,实现重点领域向中高端的群体性突破,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会确定的“十四五”规划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任务宏伟而艰巨,全面实现和完成全会确定的目标和任务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从改革中获取动力,靠改革施放活力。深化改革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推动国有企业补短板、强弱项等工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放开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要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