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人·巴黎人(1797-BNR认证)线路检测-Best Platform

当前位置:
李磊:融入全球价值链助推稳就业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4-22

全球价值链是在跨国公司主导下生产活动跨地域布局的结果,它使产品的生产方式由链条式生产变为网络式生产。然而,近些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日趋抬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更是导致国际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加速进入深度调整期。在此背景下,中国如何在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同时,实现“稳就业、促增长”的政策目标,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参与全球价值链主要给就业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全球价值链分工影响就业规模。参与全球价值链主要从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两个方面影响我国总体就业水平。从替代效应看,我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需要从上游产业进口中间品,如果中间品是技术密集型产品,考虑到技术外溢效应,这些企业会随着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而逐步用资本要素代替劳动力要素,从而使其劳动力需求不断下降。从规模效应看,我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劳动力需求又存在上升的趋势,主要来自于出口和进口推动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助于提高出口规模,带动产品市场有效需求的提高,进而推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同时,技术外溢效应提高了部分企业生产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其扩大生产规模,进而增加劳动力需求。可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内劳动力市场规模同时存在正向与负向的影响。但国内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高于资本要素替代劳动力要素的程度。因此,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助于增加国内劳动力需求,稳定劳动力市场。

二是全球价值链分工影响就业结构。位于全球价值链不同位置的企业,对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存在需求差异。全球价值链高端多是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较高,低端则以非技能型劳动力需求为主。因此,参与全球价值链会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产生影响。一直以来,我国劳动力数量充足、非技术工人数量庞大,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劳动力整体结构趋于合理,中高端产业专业技术型人才储备日益充足。上述特点恰好满足我国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需求:一方面,一些低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并不会随着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提升而立刻消失,仍可吸收大量非技术工人就业;另一方面,当前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参与技术密集型组成部分的产品生产,需要大量的技能工人。因此,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可以同时扩大对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的需求,优化国内就业结构。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多国产品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全球产业链也受到严重冲击。作为“世界工厂”,疫情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位于产业链末端的小微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为主,外贸订单的取消将直接影响这类企业运营,进而抑制就业,对我国整体就业规模带来不利影响。疫情对于我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稳定就业也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延伸价值链长度,稳定国内就业。目前,我国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国际上许多国家还处于疫情扩散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制造业体系,疫情对于我国延伸价值链来说是一次机遇,庞大的劳动力市场更是我国延伸价值链的优势。另一方面,强化价值链地位,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疫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通过进口高端技术产品实现技术赶超的渠道,加之某些国家试图利用疫情加速与我国的“技术脱钩”,这就要求我国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做好复工复产工作,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高端人才就业空间,从而强化全球价值链地位。可见,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于稳定生产和就业是一把双刃剑,我国要在享受全球价值链带来红利的同时,也要注意发挥自身优势,以规避可能带来的风险。

当前,做好应对疫情稳就业各项工作,需要发挥政府积极作用,促进企业以更高水平融入全球市场,扩大嵌入全球价值链新型分工体系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通过相关政策引导和配套法律法规,为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保驾护航。

第一,健全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完善劳动力市场流动机制。目前,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部门以技术密集度较低的产品生产为主,这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中较易被替代,导致相关企业对劳动保障重视不够,如签订临时性劳动合同等行为,增加了劳动力就业风险。这就要求针对不同期限特征的劳动合同,制定适宜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特别注重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性。同时,不断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进一步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并提供完善的再就业指导方案,以缓解摩擦性失业问题。

第二,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提升我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良好的国际分工体系有助于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这要求相关部门尽快出台一系列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政策,提高我国进出口规模。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进口更多种类、更高品质的生产要素和中间品;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提高技术水平、改善资源禀赋,从而发挥后发优势,提高企业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扩大出口规模,积极扩张海外市场,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增加就业岗位。习近平主席在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的讲话,不仅对实现国内就业稳定产生积极作用,更充分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信心和方向。

第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我国大量加工贸易企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对较低,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承接制造业外包为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充分利用全球化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这一重大机遇,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另一方面,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积极引导专利发明向生产技术的转化,从而既保证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又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目标转变。

第四,实现产业合理布局,扩大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深度和广度。我国地区间产业发展程度与劳动力素质存在一定差别,需要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东部地区产业发展水平普遍较高,且部分产业已经完成转型,可重点发展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基于价值链生产的劳动力需求与当地劳动力供给的有机匹配。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可重点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同时,鼓励符合发展条件的跨国公司在西部地区开展投资,在扩大我国融入全球价值链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实现中西部地区就业稳定。

第五,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为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奠定人才基础。稳定劳动力市场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不断增强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为我国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提供人才储备。一方面,保证义务教育的投入和质量,通过合理政策引导,确保高等教育应用型领域的人才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社会培训机构和培训设施,扩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提升企业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培养高技术领域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六,积极帮助外贸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有序及时的复工复产能够有效吸收就业,特别是当前多国防疫物资短缺,我国加快相关产品及设备的生产有助于延伸价值链、扩大产品出口,进而提高就业规模。同时,加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企业特别是小微、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包括在一定时期内适当减免相关企业的厂房租金和社保缴费、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给予相应企业员工租房住宿补贴等,全力破除企业复工复产的梗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XML 地图